“漠漠春寒過,殷殷艷陽至。”4月8日,山西首個航空護林滅火機隊降落長治王村機場。成功通航主要領導陳建法、王東華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機場接機。此次航空護林滅火業務鏈的拓展落地,不僅擴容了成功通航已有的航空服務范圍,而且新增和填補了晉域航空護林滅火的一項空白。
據悉,該項目由長治市委、市政府統籌發起,經長治市林業局及多個縣區政府共同擬訂《具體實施計劃和落實方案》,山西成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航)為項目承辦單位,長治機場有限責任公司(長治機場)為保障主體單位。期間,成功通航為保障長治每年八個月航空護林業務的高效開展,從多個基地調撥/租用三種機型7架飛機,分別是Y-12、C208B和S2R-H80,除駐扎長治機場的三架S2R-H80(畫眉鳥)飛機外,另外兩型四架飛機分別駐扎在臨汾、太原等地“待命”,形成更大區域化的應急服務保障網絡體系與此相匹配,成功通航共投入飛行員、機務人員、簽派員及其他保障人員30余名,航空護林/滅火作為一種新的防/滅火手段,可充分發揮響應快、飛行覆蓋廣的優勢,采取護林防滅結合的手段,確保巡防滅及指揮一體化,共同實施現有防火手段與航空防滅火地空交叉作業起到了倍增器的作用。
此次入駐長治機場的三架S2R-H80飛機將作為主力滅火機型服務長治地區護林防滅火,機型長10.06米,翼展14.48米,最大起飛重量4700公斤,空重2177公斤;正常巡航速度241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4.45米/秒;每架飛機裝載滅火藥劑近2噸,整個機隊藥劑噴灑覆蓋著火區域達12000平方米。該機型飛行速度快,準備時間短,特別是對森林突發火災效果突出;正常情況實施巡護飛行,一旦遇到火源可作出及時響應,并能利用搭載的專業勘察設備尋找著火點;若遇有突發火情時,滅火機隊可在1小時之內抵達火情區域實施空中滅火作業。
作為人工影響天氣以外重點拓展的服務領域,成功通航積極拓展業務新鏈,另辟蹊徑籌劃護林滅火項目實施,集團總裁馬國利數次赴歐、美考察,為籌建選配合適機型,從2016年開始先后對塞斯納208、空中拖拉機、P750等機型進行了調研,之后又與我國大型骨干航空企業集團——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合作洽談Y12E型飛機的滅火改裝事宜,期間多次率隊參觀走訪國內布設的護林總站及同業務單位,在探索研究護林滅火裝備制劑、作業方式、機隊編組、組織調度、機隊保障等基礎上確定了具體的業務方向,相繼開展了多方面實質性的推進工作。終于使得省內首個航空護林滅火機隊落戶長治,這標志著成功通航進入新時代開啟守護“綠色屏障”的新征程,今后將陸續引進更多新型的滅火飛機,逐步建立一支足夠規模化的專業滅火機隊,并將此項業務向全國范圍內推廣和延伸,為地區生態健康和社會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相關鏈接】
成功通航2013年1月26日正式運行,2015年12月成為全國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固定翼通航企業。目前下轄1家分公司、1家全資子公司和1個CCAR-145部維修單位,資產總額近2億。擁有27名飛行員、16名機務人員和1名簽派員。目前主營人工影響天氣、森林滅火/航空護林、公務機代/托管飛行、航拍航攝、私用駕駛員執照培訓、應急救援、空中游覽等業務,業務范圍涵蓋國內10余省份。
作為全省最大的民營通航企業,成功通航對開展此項業務充滿了信心。作業范圍將圍繞長治地區600余萬畝林地面積大作文章,在市、縣各級政府及林業部門的指導和長治機場地勤、航管等方面的保障支持下,嚴格執行護林滅火作業方案及相關安全措施,進一步推廣做好此項新業務。
上一篇:成功通航完成首次航空護林滅火演練 |
下一篇:長治上市8家公司 成功通航位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