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通航](/cgthcms/images/logo.jpg)
7月16日上午,隨著三發紅色信號彈在沁縣南湖騰空而起,“長治市2022年防汛暨地震地質災害綜合應急搶險演練”拉開帷幕。在指揮員嘹亮的口號聲中,九支隊伍800余人攜帶各種裝備物資迅速展開行動。
本次全市演練,成功通航主要參加無人機搜救偵查、水上救援、轉運傷員科目。演練現場,成功通航的1架貝爾407直升機和1架ZT-3V垂起無人機成為耀眼的“明星”,現場群眾紛紛“打卡”留念。
ZT-3V垂起無人機采用四旋翼加尾翼式固定翼的復合氣動布局,融合了旋翼的垂直起降加固定翼的遠航程的特點,機動、靈活,可以適應各種復雜起降條件,飛行時間長達90分鐘,飛行半徑15公里,翼展開達到2.36米。機載高清攝像鏡頭,可全自動拍攝,所拍攝的照片可在移動圖形工作站上快速制作現場全景圖,直接對接地面指揮平臺上的4G圖傳設備,機載喊話器可與被困人員交流溝通,為合理部署救援力量提供依據。
貝爾407直升機是一種多用途輕型直升機,旋翼直徑10.67米,旋翼槳盤面89.37平方米,尾槳直徑 1.65米,機身長10.58米,機高3.10米,最大平飛速度259 km/h,實用升限5695m,航程577km,內部最大載荷1089kg,外部最大吊掛載荷1200kg?蓪嵤┐怪逼鹇、左右橫飛、前進及倒飛,并能在空中懸停和定點轉彎等,能完成公務飛行、醫療急救、搶險救災等緊急作業任務。
本次演練由長治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長治市抗震救災指揮部、長治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長治市應急管理局、長治市水利局、中共沁縣縣委、沁縣人民政府牽頭實施。演練模擬了全市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水天氣過程,根據《長治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市級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在沁縣南湖水庫增至警戒水位的情況下,長治市防汛辦迅速集結長治市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隊、長治市消防救援支隊、長治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沁源縣應急救援隊、長子縣應急救援隊、沁縣應急救援隊、長治市藍天救援隊、沁縣醫療救護隊、成功通航等九支隊伍800余人攜帶裝備物資趕赴沁縣開展防汛和救援工作。演練內容有應急響應、轉移避險、成立前指、搭建帳篷、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加固堤壩、機械裝拋鉛絲籠、搶險排澇、水面救援、空中偵查、轉運傷員等十多個科目。
在水面救援演練科目中,成功通航的ZT-3V電動垂直起降固定翼巡護偵察無人機像一只空中雄鷹盤旋在南湖上空,實時捕捉飛行信息,查看災情,并將信息傳輸到應急指揮中心,迅速找到被困人員,利用喊話器,與被困人員交流,及時將被困人員數量、受傷部位等有效信息傳送到指揮中心。在指揮中心的調度下,快速派遣貝爾407直升機實施水面救援,在與無人機配合下,搜索定位孤島上的圍困群眾后快速、精準達到被困群眾上方懸停,并將救生器材成功投放給落水人員,同時喊話安撫,直至水上救援隊伍對被困人員完成救援,最后將重傷人員安全轉運緊急救治。
三個科目的演練中,飛行機組精湛的飛行技術,直升機出色的演示贏得了陣陣掌聲,給指揮組和現場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來,成功通航在長治市應急管理局指導下,成立了山西長治航空應急救援隊,建成了應急聯動救援指揮中心,應急救援力量大幅提升,并參加了2021年河南特大洪澇災害中衛輝市的抗洪搶險任務,應急響應快、救援能力強,應急救援的機隊規模、科學搭配、機型裝備、救援能力穩居華北地區首位。
山川磅礴任風雨。面對湍急洪水,面對急難險阻,成功通航應急救援隊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誓言和使命。
上一篇:成功通航:聚焦“四穩”穩扎穩打 苦練內功蓄勢高飛 |
下一篇:他山之石|成功通航赴科達自控考察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