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入冬以來,山西一直沒有出現降雨、降雪天氣過程,不但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干燥的氣候還給疫情下的人們增加了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倘若不能及時利用氣象過程和有效人工手段干預天氣增加雪量,將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過了元旦,有利的氣象條件逐漸形成,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的技術人員一直密切關注著氣象過程,帶領成功通航分駐在太原、大同、臨汾、運城機場的4個機組,開展連續執勤,捕捉著天氣過程,隨時裝備實施人工增雪作業。1月12日,氣溫偏低,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云層開始積聚,人工增雪的大好時機終于如期到來!
12日上午,確定人工增雪的電話鈴聲終于在指揮部響起,成功通航迅速啟動人工增雪應急作業方案,安排精兵強將執行本次任務,科學部署了作業計劃,四個機組的工作人員按計劃展開工作,研究天氣、進場、準備、加裝催化焰條,各項準備工作在大同、太原、臨汾、運城四個機場同時展開……
1月12日中午11時52分,隨著“起飛!”指令的下達,在大同基地執勤的B-3815機組,率先抓住有利時機,騰空而起,沖向了濃密的云層,開始了首架增雪作業;1月13日13時05分,載有國內先進人影設備的空中國王350高性能人影飛機B-10JQ機組也從太原武宿機場起飛作業。B-3835、B-50CQ兩個機組緊隨其后,分別自臨汾、運城機場起飛,在省人工降雨防雹辦公室的指揮下,4架飛機盤旋在山西上空,開始了今年首次大范圍的人工增雪作業。
連續三天,4架飛機如4只勇敢的雄鷹,在云層里穿梭奔忙,冬天的嚴寒無法阻擋勇敢的身姿,濃密的云霧檔不住他們騰飛的鐵翼。在他們身后,2023年的第一場雪終于忍耐不住,紛紛揚揚,飄然而下,一時之間,太行山上披銀裝,汾河兩畔被素裹,蠟象扮得三晉美,瑞雪沁潤萬民樂!
本次人工增雪根據氣象過程,自1月12日開始由北向南依次展開,至1月14日增雪作業結束,成功通航共計飛行32小時40分、10個架次,實現了預期的增雪目標,有效緩解了山西全省的旱情,改善了空氣質量,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抗擊疫情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與此同時,成功通航遠在新疆克拉瑪依執勤的B-102P和在庫車執勤的B-10E6兩個空中國王350高性能人影機組,在當地氣象部門的指揮下,也于1月11、12日,連續兩日開展了人工增雪作業,共計飛行15小時33分、4架次,實現了預期的增雪效果。
成功通航自2003年開始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多年以來,形成了“經營模式新、飛行技術精、裝備性能好”的行業優勢,目前共計經營有3架空中國王350高性能人影飛機和4架Y-12型人影飛機,良好的裝備、優質的服務、出色的能力使公司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在全國人影行業中穩居前三,曾以出色的能力完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全運會、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海進博會等國家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任務,2021年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民航“2021年通用航空企業社會責任獎”,被評為“長治市文明單位”,2022年B-10JQ機組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特別是二十大以來,成功通航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大力發揚斗爭精神,開展了以“穩思想、穩經營、穩安全、穩作業”為主要內容的“四穩”和以“創新思維、創新經營、創新管理、創新市場”為主要內容的“四創新”活動,企業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形成了凝聚力強、作業力強、斗爭力強的企業經營氛圍,本次在兩省順利完成增雪作業任務,也是新年度成功通航在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中,以實際行動拿出的一份優秀的成績單。
上一篇:成功通航開展應急救援實戰演練 |
下一篇:新春雪影美 通航再立功 |